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Homework 5-03-2010
1. 請點選以下中原大學電算中心有獎徵答活動,檢視當中使用了哪些服務的 mash-up?

ANS:
Document and Form of Google Docs.
2.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泛指網頁上高度互動性設計,諸如Youtube, Google Maps 等,需要較多的運算與頻寬,請問這些應用是否可能將無障礙設計納入考量,以兼顧視障,肢體障礙,聽障者的需求?
ANS: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在未來當然可能會加入無障礙的設計,網路一開始被創造出來的概念,本來應該是"以網路取代馬路",讓身體有殘缺的傷殘者,也能像一般大眾能靠自己得能力生活,而網路正是他們的最佳工具,但是在高度商業化的發展下,商人們發現這個好用的工具不僅能讓傷殘人士靠自己解決問題,也能讓一般社會大眾過更舒適的生活,而大眾才是他們的最大肥羊,因此網路便開始朝向對一般社會大眾的需求快速發展,卻忘記的網路本來的發展概念,也許在未來不久的日子裡,商人們想要拓展更大的版圖時,無障礙的應用可能也會快速的崛起.
3. Augmented Reality (on Youtube Video) 目前有哪些研究?是列舉三個研究單位或三項研究的簡介。
ANS:
(1)The Invisible Train:參與The Invisible Train遊戲的玩家,能夠在含有攝影機PDA上看到軌道上實際不存在的虛擬火車,玩家必須控制火車的車速與軌道切換避免火車出軌。
(2)Wikitude:是一個Android的"導遊軟體",軟體將Wikipedia的旅遊分類下的圖資、文字內容全部抓下來,並且用一個很好的呈現,幫助我們找到好的旅行資訊。
(3)Looking Glass:想像未來,有一面透明玻璃,它可以…
指路〈如果做在汽車擋風玻璃上更好〉
查詢地理資訊
查字典
翻譯
看過去照片
查詢食物熱量〈減肥用〉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Homework 4-19-2010
1. Lab 20: Making web pages accessible
2.針對上次作業第三題
"依據永恆的數位分身的說法,試舉出一個實例或反例。"
選出至少三篇文章加以評論,在作者部落格給予回饋。每篇回饋請加註
9644219 資管三乙 簡維辰 2.見解精闢
9626224 電子三乙 魏子崴 1.友情贊助
9626317 電子三丙 翁立威 2.見解精闢
選擇此篇文章給予回饋的原因(單選),
1. 友情贊助 2. 見解精闢 3. 隨機選取 4. 其他(請說明)
Due: May 3, 2010
2.針對上次作業第三題
"依據永恆的數位分身的說法,試舉出一個實例或反例。"
選出至少三篇文章加以評論,在作者部落格給予回饋。每篇回饋請加註
9644219 資管三乙 簡維辰 2.見解精闢
9626224 電子三乙 魏子崴 1.友情贊助
9626317 電子三丙 翁立威 2.見解精闢
選擇此篇文章給予回饋的原因(單選),
1. 友情贊助 2. 見解精闢 3. 隨機選取 4. 其他(請說明)
Due: May 3, 2010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RE:Homework 4-12-2010
1. 依據 What is web accessibility,試針對三種不同障別舉出三種無障礙設計方式,並請探討跨障別設計是否可行?(也就是所謂的通用設計)
ANS
網路的使用者除了一般人以外,還有可能是視覺障礙(包括全盲、色盲、弱視等)、聽覺障礙(全聾或是重聽)、行動或有認知障礙、對閱讀或是文字理解有困難的人。另外,使用者有可能無法使用滑鼠或是鍵盤,例如有些觸控式導覽機台(Kiosk)的操作方式都是點選(Click)的方式,沒有滑鼠中拖曳(Drag)的功能;還有有些電腦老舊、或是不同的作業系統、不同的瀏覽器、不同的文字語言、連線的速度過慢等等,這些狀況都會使網頁資訊的讀取產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問題。所以無障礙網路空間的設置,是在製作網站時,要考量以上這些諸多情形,採取「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設計,讓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連線狀況下,都能順利讀取網頁資訊。
2. 依據 Tutorial,HTML 3.2 與 HTML 4.0 最大差別在哪裡?
ANS
HTML3.0規範是由當時剛成立的W3C於1995年3月提出,提供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表格、文字繞排和複雜數學元素的顯示。雖然它是被設計用來相容2.0版本的,但是實作這個標準的工作在當時過於複雜,在草案於1995年9月過期時,標準開發也因為缺乏瀏覽器支援而中止了。3.1版從未被正式提出,而下一個被提出的版本是開發代號為Wilbur的HTML 3.2,去掉了大部分3.0中的新特性,但是加入了很多特定瀏覽器,例如Netscape和Mosaic的元素和屬性。HTML對數學公式的支援最後成為另外一個標準MathML。
HTML 4.0同樣也加入了很多特定瀏覽器的元素和屬性,但是同時也開始「清理」這個標準,把一些元素和屬性標記為過時的,建議不再使用它們。HTML的未來和CSS結合會更好。
3. 依據永恆的數位分身的說法,試舉出一個實例或反例。
ANS
英國一對失散了27的母子,靠著網路的幫忙而重新團聚。
62歲的(葛羅普)太太1982年和匈牙利籍的丈夫離婚,她取得三歲兒子的撫養權,可是前夫卻利用帶兒子出去玩的機會,一去不回,二十多年來,她透過各種管道尋找,也向英國駐匈牙利大使、甚至柴契爾夫人求助,不過,兒子和前夫就像人間蒸發一樣,渺無音訊
一直到最近,她的妹妹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在網路上輸入外甥的名字,結果螢幕上跳出了一個年輕男子在Facebook上的部落格,竟然就是她姐姐苦苦尋找了27年的兒子葛文
葛文已經結婚,有三個小孩,今天剛好是他三十歲生日,他的父親已經去世,過去五年來,葛文也在尋找他的媽媽,Facebook讓一對分隔了二十多年的母子,重享天倫之樂。
ANS
網路的使用者除了一般人以外,還有可能是視覺障礙(包括全盲、色盲、弱視等)、聽覺障礙(全聾或是重聽)、行動或有認知障礙、對閱讀或是文字理解有困難的人。另外,使用者有可能無法使用滑鼠或是鍵盤,例如有些觸控式導覽機台(Kiosk)的操作方式都是點選(Click)的方式,沒有滑鼠中拖曳(Drag)的功能;還有有些電腦老舊、或是不同的作業系統、不同的瀏覽器、不同的文字語言、連線的速度過慢等等,這些狀況都會使網頁資訊的讀取產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問題。所以無障礙網路空間的設置,是在製作網站時,要考量以上這些諸多情形,採取「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設計,讓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連線狀況下,都能順利讀取網頁資訊。
2. 依據 Tutorial,HTML 3.2 與 HTML 4.0 最大差別在哪裡?
ANS
HTML3.0規範是由當時剛成立的W3C於1995年3月提出,提供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表格、文字繞排和複雜數學元素的顯示。雖然它是被設計用來相容2.0版本的,但是實作這個標準的工作在當時過於複雜,在草案於1995年9月過期時,標準開發也因為缺乏瀏覽器支援而中止了。3.1版從未被正式提出,而下一個被提出的版本是開發代號為Wilbur的HTML 3.2,去掉了大部分3.0中的新特性,但是加入了很多特定瀏覽器,例如Netscape和Mosaic的元素和屬性。HTML對數學公式的支援最後成為另外一個標準MathML。
HTML 4.0同樣也加入了很多特定瀏覽器的元素和屬性,但是同時也開始「清理」這個標準,把一些元素和屬性標記為過時的,建議不再使用它們。HTML的未來和CSS結合會更好。
3. 依據永恆的數位分身的說法,試舉出一個實例或反例。
ANS
英國一對失散了27的母子,靠著網路的幫忙而重新團聚。
62歲的(葛羅普)太太1982年和匈牙利籍的丈夫離婚,她取得三歲兒子的撫養權,可是前夫卻利用帶兒子出去玩的機會,一去不回,二十多年來,她透過各種管道尋找,也向英國駐匈牙利大使、甚至柴契爾夫人求助,不過,兒子和前夫就像人間蒸發一樣,渺無音訊
一直到最近,她的妹妹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在網路上輸入外甥的名字,結果螢幕上跳出了一個年輕男子在Facebook上的部落格,竟然就是她姐姐苦苦尋找了27年的兒子葛文
葛文已經結婚,有三個小孩,今天剛好是他三十歲生日,他的父親已經去世,過去五年來,葛文也在尋找他的媽媽,Facebook讓一對分隔了二十多年的母子,重享天倫之樂。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RE:Homework 3-22-2010
1. 為什麼Google搜尋不考慮網站的駐留時間,點閱次數,或使用者個數評量網頁重要性?
答:
因為駐留時間會因為網站的性質不同會造成不同的停留效果,如一些討論版,因為要找出最新的資訊抑或是自己要的訊息,往往會花很長的停留時間,且這些資訊可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訊息,可是卻會花費很大量的時間在網站上,因此停留網站並不具太大依據性,而點卻次數可以當作網站人氣的賣點,但卻不能成為網站重要性的參考價值,因為點閱次數常會受到人為操縱的因素而影響整個數據,如用誇張犀利的遣詞吸引使用者點入聯結,就是俗稱的"洗版",因此也不是合作為參考的依據.
2. Google 搜尋的主要原理是什麼? 請以平易的語言說明。
答:
Google 搜尋的主要原理是利用PageRank(網頁排名,又稱網頁級別、Google左側排名或佩奇排名)是一種由搜索引擎根據網頁之間相互的超連結計算的網頁排名技術,以Google公司創辦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之姓來命名。此技術通常和搜索引擎優化有關,Google用它來體現網頁的相關性和重要性。Google的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於1998年在史丹福大學發明了這項技術。(維基百科)
簡單的來說,PageRank就是利用網站推薦的網站的超連結數量計算其重要性.
3. Google PageRank 每差距一分代表網頁的重要性有多大差別?
答:
PageRank的記分方式為0~10分,每一級分彼此重要性的差距是10倍(跟芮氏規模地震的差距一樣),如1級跟3級的重要性差了100倍(10的2次方倍).
4. 國內外逐漸觀察到以部落格作為求職履歷的趨勢,你認為這會演變成常態嗎? 請論述。
答:
我認為在未來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一項依據,因為網站的互動性日益劇增,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及發揮自己的創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因此部落格的參考價值並不會低於書面上的自傳或是履歷表,但有一個重點是,並非所有人都這麼用心在部落格上做記錄,部落格可能只是他一個紓解或交友的一個小天地,因此我認為當社會大眾已經有共識把部落格做為自己生活紀錄的一個平台時,才會真正被當作參考的依據.
答:
因為駐留時間會因為網站的性質不同會造成不同的停留效果,如一些討論版,因為要找出最新的資訊抑或是自己要的訊息,往往會花很長的停留時間,且這些資訊可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訊息,可是卻會花費很大量的時間在網站上,因此停留網站並不具太大依據性,而點卻次數可以當作網站人氣的賣點,但卻不能成為網站重要性的參考價值,因為點閱次數常會受到人為操縱的因素而影響整個數據,如用誇張犀利的遣詞吸引使用者點入聯結,就是俗稱的"洗版",因此也不是合作為參考的依據.
2. Google 搜尋的主要原理是什麼? 請以平易的語言說明。
答:
Google 搜尋的主要原理是利用PageRank(網頁排名,又稱網頁級別、Google左側排名或佩奇排名)是一種由搜索引擎根據網頁之間相互的超連結計算的網頁排名技術,以Google公司創辦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之姓來命名。此技術通常和搜索引擎優化有關,Google用它來體現網頁的相關性和重要性。Google的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於1998年在史丹福大學發明了這項技術。(維基百科)
簡單的來說,PageRank就是利用網站推薦的網站的超連結數量計算其重要性.
3. Google PageRank 每差距一分代表網頁的重要性有多大差別?
答:
PageRank的記分方式為0~10分,每一級分彼此重要性的差距是10倍(跟芮氏規模地震的差距一樣),如1級跟3級的重要性差了100倍(10的2次方倍).
4. 國內外逐漸觀察到以部落格作為求職履歷的趨勢,你認為這會演變成常態嗎? 請論述。
答:
我認為在未來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一項依據,因為網站的互動性日益劇增,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及發揮自己的創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因此部落格的參考價值並不會低於書面上的自傳或是履歷表,但有一個重點是,並非所有人都這麼用心在部落格上做記錄,部落格可能只是他一個紓解或交友的一個小天地,因此我認為當社會大眾已經有共識把部落格做為自己生活紀錄的一個平台時,才會真正被當作參考的依據.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RE:Homework 3-8-2010
1. 以下這些軟體被稱做社會軟體(Social software),請問他們具有哪些特性。
blog
facebook
twitter
Digg
Delicious
<答>
社會性軟體,或作社群性軟體,是指任何支持群體交流的軟體。推動社會性軟體發展的原動力明顯區別於傳統的交互過程。
社會性軟體指的是網路上的一些軟體,這些軟體讓使用者能夠在網路上和他人互動並分享資訊。這類的CMC工具當中有一些網站(例如Myspace、Facebook、Flickr和Youtube)目前相當受歡迎,它們通常都具備開放API(應用程式介面)、服務導向的設計以及上傳資料和媒體的能力。(資料來源:Wikipedia)
<心得>
這些社會性軟體主要興起於網路的普及化,當大多數家庭都有網路之後,人們利用網路做些社交活動,比如說狠狠知道失聯很久的高中同學的現況,又不可能馬上約出來見面,於是誕生了這類的社交網站,如耳熟能詳的無名小站,可是在上面寫寫網路日誌,分享自己的照片,好友連結能看到好友的近況,於是這類的網站很快就興起,好像沒有網誌就是跟不上時代潮流,但隨著時代的潮流,無名開始受到facebook的挑戰,臉書不僅擁有本來無名小站的功能,更加附上了網頁小遊戲的功能,開心農場取而代之成為主要潮流,似乎功能強大的社會性軟體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潮,但無一倖免的是,大部分的社會性網站最後都會被商人利用為賺錢的工具,透過這一類型高人氣的網站,商家只要付出小小的成本就能達到極大的廣告效益,我想這也是其特色之一.
2. 全世界第一個瀏覽器是如何誕生的?
<答>
全世界第一個瀏覽器是Tim Berners-Lee發明的。
當時還在牛津大學學習的Tim Berners-Lee曾經試圖找出一種能像人腦一樣通過神經傳遞、自主作出反應的程序,蒂姆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他編制成功了第一個高效局部存取瀏覽器Enguire,並把它應用於數據共享瀏覽,這也是我們所知的最早的瀏覽器之一了。 1989年3 月,Tim Berners-Lee向CERN遞交了一份立項建議書,建議採用超文本技術(Hypertext)把CERN內部的各個實驗室連接起來,在系統建成後,將可能擴展到全世界。當時是超文本技術剛剛出現的時期,國際間的超文本學術會議頻頻舉行,每次都有大量論文湧現。但是,除了Tim Berners-Lee,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將超文本技術引入計算機網絡中來。終於在1989年的夏天,Tim Berners-Lee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Web服務器和第一個Web客戶機。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只能算是一個簡單的電話號碼查詢,但它卻實實在在是一個所見即所得的超文本瀏覽/編輯器。 1989年12月,Tim Berners-Lee為他的發明正式定名為World Wide Web,即我們熟悉的WWW。(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心得>
當時人的眼光只局限在把所有實驗室裡的數據彙整,但卻沒有人進一步的利用這種技術將世界上的資料統整,除了Tim Berners-Lee看到這個遠景,最後他也成功的做出了WWW,證明了不一定是要全新的創意或發明才會成功,從既有的事物上去做些改進,也許下一個成功的人會是我們.
3. Tim Berners-Lee 對網際網路發展的貢獻有哪些?
<答>
Tim Berners-Lee制定了網路上的基本語法WWW、HTTP、URL等詞語成了人們習慣的日常用語,萬維網正在日益深刻地改變人們工作、娛樂、交流思想和社交的各種方式,並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幾乎每個領域。Tim Berners-Lee的發明改變了全球信息化的傳統模式,帶來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全新時代。可是,Tim Berners-Lee並沒有為“WWW”申請專利和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全世界開放,為互聯網的全球化普及翻開了里程碑式的篇章,讓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也就是說,為互聯網的普及,Tim Berners-Lee放棄了自己本可以獲得的天價的財富,更進一步說,他本可以在財富上與比爾·蓋茲一決雌雄的。
90年代以來國際互聯網的發展正如蒂姆所預見的,網景與微軟的瀏覽器之爭,被稱為環球第一商戰,快速膨脹的網絡已有癱瘓之虞。為此在1994年,Tim Berners-Lee創建了非贏利性的環球國際集團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邀集Microsoft、 Netscape、 Sun、Apple、IBM 等共155家互聯網上的著名公司,致力達到WWW技術標準化的協議,並進一步推動Web技術的發展。Tim Berners-Lee堅持,W3C最基本的任務是維護互聯網的對敵性,讓它保有最起碼的秩序。(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網路資料整理)
<心得>
很高興世界上還是有人會因為自己的理想放棄鉅額的財富,因為能擇善固執的人實在是太稀有了,我們不應該將眼光局現在吃的飽,穿得暖而已,似乎也要為自己增添點人文的氣質與素養,這樣生活或與不再是那麼的苦悶.
blog
Digg
Delicious
<答>
社會性軟體,或作社群性軟體,是指任何支持群體交流的軟體。推動社會性軟體發展的原動力明顯區別於傳統的交互過程。
社會性軟體指的是網路上的一些軟體,這些軟體讓使用者能夠在網路上和他人互動並分享資訊。這類的CMC工具當中有一些網站(例如Myspace、Facebook、Flickr和Youtube)目前相當受歡迎,它們通常都具備開放API(應用程式介面)、服務導向的設計以及上傳資料和媒體的能力。(資料來源:Wikipedia)
<心得>
這些社會性軟體主要興起於網路的普及化,當大多數家庭都有網路之後,人們利用網路做些社交活動,比如說狠狠知道失聯很久的高中同學的現況,又不可能馬上約出來見面,於是誕生了這類的社交網站,如耳熟能詳的無名小站,可是在上面寫寫網路日誌,分享自己的照片,好友連結能看到好友的近況,於是這類的網站很快就興起,好像沒有網誌就是跟不上時代潮流,但隨著時代的潮流,無名開始受到facebook的挑戰,臉書不僅擁有本來無名小站的功能,更加附上了網頁小遊戲的功能,開心農場取而代之成為主要潮流,似乎功能強大的社會性軟體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潮,但無一倖免的是,大部分的社會性網站最後都會被商人利用為賺錢的工具,透過這一類型高人氣的網站,商家只要付出小小的成本就能達到極大的廣告效益,我想這也是其特色之一.
2. 全世界第一個瀏覽器是如何誕生的?
<答>
全世界第一個瀏覽器是Tim Berners-Lee發明的。
當時還在牛津大學學習的Tim Berners-Lee曾經試圖找出一種能像人腦一樣通過神經傳遞、自主作出反應的程序,蒂姆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他編制成功了第一個高效局部存取瀏覽器Enguire,並把它應用於數據共享瀏覽,這也是我們所知的最早的瀏覽器之一了。 1989年3 月,Tim Berners-Lee向CERN遞交了一份立項建議書,建議採用超文本技術(Hypertext)把CERN內部的各個實驗室連接起來,在系統建成後,將可能擴展到全世界。當時是超文本技術剛剛出現的時期,國際間的超文本學術會議頻頻舉行,每次都有大量論文湧現。但是,除了Tim Berners-Lee,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將超文本技術引入計算機網絡中來。終於在1989年的夏天,Tim Berners-Lee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Web服務器和第一個Web客戶機。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只能算是一個簡單的電話號碼查詢,但它卻實實在在是一個所見即所得的超文本瀏覽/編輯器。 1989年12月,Tim Berners-Lee為他的發明正式定名為World Wide Web,即我們熟悉的WWW。(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心得>
當時人的眼光只局限在把所有實驗室裡的數據彙整,但卻沒有人進一步的利用這種技術將世界上的資料統整,除了Tim Berners-Lee看到這個遠景,最後他也成功的做出了WWW,證明了不一定是要全新的創意或發明才會成功,從既有的事物上去做些改進,也許下一個成功的人會是我們.
3. Tim Berners-Lee 對網際網路發展的貢獻有哪些?
<答>
Tim Berners-Lee制定了網路上的基本語法WWW、HTTP、URL等詞語成了人們習慣的日常用語,萬維網正在日益深刻地改變人們工作、娛樂、交流思想和社交的各種方式,並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幾乎每個領域。Tim Berners-Lee的發明改變了全球信息化的傳統模式,帶來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全新時代。可是,Tim Berners-Lee並沒有為“WWW”申請專利和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全世界開放,為互聯網的全球化普及翻開了里程碑式的篇章,讓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也就是說,為互聯網的普及,Tim Berners-Lee放棄了自己本可以獲得的天價的財富,更進一步說,他本可以在財富上與比爾·蓋茲一決雌雄的。
90年代以來國際互聯網的發展正如蒂姆所預見的,網景與微軟的瀏覽器之爭,被稱為環球第一商戰,快速膨脹的網絡已有癱瘓之虞。為此在1994年,Tim Berners-Lee創建了非贏利性的環球國際集團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邀集Microsoft、 Netscape、 Sun、Apple、IBM 等共155家互聯網上的著名公司,致力達到WWW技術標準化的協議,並進一步推動Web技術的發展。Tim Berners-Lee堅持,W3C最基本的任務是維護互聯網的對敵性,讓它保有最起碼的秩序。(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網路資料整理)
<心得>
很高興世界上還是有人會因為自己的理想放棄鉅額的財富,因為能擇善固執的人實在是太稀有了,我們不應該將眼光局現在吃的飽,穿得暖而已,似乎也要為自己增添點人文的氣質與素養,這樣生活或與不再是那麼的苦悶.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RE:Homework 3-1-2010
1. Compile a campus directory that tells the locations of major buildings at CYCU. Place the directory on your own blog by posting the code snippet Google Maps
generates.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s9626227的中原建築物簡介
2. Yahoo 目前遭遇了什麼問題? 為什麼? 請閱讀 The end of Yahoo as we knew it (netWorker, Dec. 2008) 然後加以回答。
閱讀完文章我覺得文章提到的應該算是從整個經濟體系來看,Yahoo之所以會衰落的原因,這方面應該要對整個經濟體系來做探討,而我這個門外漢看完實在是沒有什麼比較說得出來的結論,但是身為一名Yahoo的使用者,我也能說出幾個我在使用Yahoo上面臨到的問題。
(1)首頁:
從老師給我們介紹Yahoo歷史上首頁的演進中,不難發現Yahoo越來越商業化,現在的Yahoo可以說是滿滿的廣告,而這些廣告絕大多數都是我們網路使用者所不需要的,看多了其實是會厭煩的,反觀Google卻利用小小的文字連結,藉由文字的操弄把你騙進去連結,這種藉由好奇心觸發的操作,反而可以帶來更大的效益,而且在整個版面看起來是乾淨的。
(2)信箱:
不難發現Yahoo的信箱垃圾信件總是一大堆,一堆莫名其妙的垃圾信件塞滿了信箱,而真正要使用的信件卻找不到,實在很難讓人繼續使用這個網路的信箱。
(3)搜尋結果:
Yahoo的搜尋結果最上排的永遠是廣告連結,我要的搜尋往往要把滑鼠在滾下去才找的到,實在是很討厭,而且Yahoo更大方的告訴我們說,這個叫"關鍵字搜尋",是可以做"購買"的,這讓我不禁更火大,首頁已經全部都是廣告,連搜尋出來的結果也是廣告,那我到不如把電視打開看廣告就好了,何必在網路上看一堆圖像廣告,這點實在令人反感。
以上是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到Yahoo的主要詬病,但是Yahoo也知道這些毛病,而且企圖推出更多活動想要把跳槽的使用者再找回來,從Yahoo知識+、併購無名小站,奇摩票選,等不難看出Yahoo的企圖心,但是好笑的是,Yahoo知識+演化到最後反而被商家當成廣告的平台,無名小站也受到Facebook的挑戰,人氣皆已不復存,而奇摩票選中,網友更是把主題為"我的Yahoo故事"的影片介紹票選活動,直接意諷刺方式嘲諷Yahoo太商業化,而好笑的是,這篇卻是當時的票選冠軍,附上網路連結
看來Yahoo真的要好好想想未來的出路了!
generates.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s9626227的中原建築物簡介
2. Yahoo 目前遭遇了什麼問題? 為什麼? 請閱讀 The end of Yahoo as we knew it (netWorker, Dec. 2008) 然後加以回答。
閱讀完文章我覺得文章提到的應該算是從整個經濟體系來看,Yahoo之所以會衰落的原因,這方面應該要對整個經濟體系來做探討,而我這個門外漢看完實在是沒有什麼比較說得出來的結論,但是身為一名Yahoo的使用者,我也能說出幾個我在使用Yahoo上面臨到的問題。
(1)首頁:
從老師給我們介紹Yahoo歷史上首頁的演進中,不難發現Yahoo越來越商業化,現在的Yahoo可以說是滿滿的廣告,而這些廣告絕大多數都是我們網路使用者所不需要的,看多了其實是會厭煩的,反觀Google卻利用小小的文字連結,藉由文字的操弄把你騙進去連結,這種藉由好奇心觸發的操作,反而可以帶來更大的效益,而且在整個版面看起來是乾淨的。
(2)信箱:
不難發現Yahoo的信箱垃圾信件總是一大堆,一堆莫名其妙的垃圾信件塞滿了信箱,而真正要使用的信件卻找不到,實在很難讓人繼續使用這個網路的信箱。
(3)搜尋結果:
Yahoo的搜尋結果最上排的永遠是廣告連結,我要的搜尋往往要把滑鼠在滾下去才找的到,實在是很討厭,而且Yahoo更大方的告訴我們說,這個叫"關鍵字搜尋",是可以做"購買"的,這讓我不禁更火大,首頁已經全部都是廣告,連搜尋出來的結果也是廣告,那我到不如把電視打開看廣告就好了,何必在網路上看一堆圖像廣告,這點實在令人反感。
以上是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到Yahoo的主要詬病,但是Yahoo也知道這些毛病,而且企圖推出更多活動想要把跳槽的使用者再找回來,從Yahoo知識+、併購無名小站,奇摩票選,等不難看出Yahoo的企圖心,但是好笑的是,Yahoo知識+演化到最後反而被商家當成廣告的平台,無名小站也受到Facebook的挑戰,人氣皆已不復存,而奇摩票選中,網友更是把主題為"我的Yahoo故事"的影片介紹票選活動,直接意諷刺方式嘲諷Yahoo太商業化,而好笑的是,這篇卻是當時的票選冠軍,附上網路連結
看來Yahoo真的要好好想想未來的出路了!
訂閱:
文章 (Atom)